python实现狄克斯特拉算法

yipeiwu_com6年前Python基础

一、简介

是从一个顶点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算法,解决的是有向图中最短路径问题。迪杰斯特拉算法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

二、步骤

(1) 找出“最便宜”的节点,即可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的节点。
(2) 更新该节点的邻居的开销,其含义将稍后介绍。
(3)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对图中的每个节点都这样做了。
(4) 计算最终路径。

三、图解

上图中包括5个节点,箭头表示方向,线上的数字表示消耗时间。
首先根据上图做出一个初始表(父节点代表从哪个节点到达该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从“起点”开始,根据图中的信息更新一下表,由于从“起点”不能直接到达“终点”节点,所以耗时为∞(无穷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了这个表我们可以根据算法的步骤往下进行了。

第一步:找出“最便宜”的节点,这里是节点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步:更新该节点的邻居的开销,根据图从B出发可以到达A和“终点”节点,B目前的消耗2+B到A的消耗3=5,5小于原来A的消耗6,所以更新节点A相关的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理,B目前消耗2+B到End的消耗5=7,小于∞,更新“终点”节点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节点关联的节点已经更新完成,所以B节点不在后面的更新范围之内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找到下一个消耗最小的节点,那就是A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A节点的消耗更新关联节点,只有End节点行被更新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时候A节点也不在更新节点范围之内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终表的数据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最终表,从“起点”到“终点”的最少消耗是6,路径是起点->B->A->终点.

四、代码实现

# -*-coding:utf-8-*-
# 用散列表实现图的关系
# 创建节点的开销表,开销是指从"起点"到该节点的权重
graph = {}
graph["start"] = {}
graph["start"]["a"] = 6
graph["start"]["b"] = 2

graph["a"] = {}
graph["a"]["end"] = 1

graph["b"] = {}
graph["b"]["a"] = 3
graph["b"]["end"] = 5
graph["end"] = {}

# 无穷大
infinity = float("inf")
costs = {}
costs["a"] = 6
costs["b"] = 2
costs["end"] = infinity

# 父节点散列表
parents = {}
parents["a"] = "start"
parents["b"] = "start"
parents["end"] = None

# 已经处理过的节点,需要记录
processed = []


# 找到开销最小的节点
def find_lowest_cost_node(costs):
 # 初始化数据
 lowest_cost = infinity
 lowest_cost_node = None
 # 遍历所有节点
 for node in costs:
 # 该节点没有被处理
 if not node in processed:
  # 如果当前节点的开销比已经存在的开销小,则更新该节点为开销最小的节点
  if costs[node] < lowest_cost:
  lowest_cost = costs[node]
  lowest_cost_node = node
 return lowest_cost_node


# 找到最短路径
def find_shortest_path():
 node = "end"
 shortest_path = ["end"]
 while parents[node] != "start":
 shortest_path.append(parents[node])
 node = parents[node]
 shortest_path.append("start")
 return shortest_path


# 寻找加权的最短路径
def dijkstra():
 # 查询到目前开销最小的节点
 node = find_lowest_cost_node(costs)
 # 只要有开销最小的节点就循环(这个while循环在所有节点都被处理过后结束)
 while node is not None:
 # 获取该节点当前开销
 cost = costs[node]
 # 获取该节点相邻的节点
 neighbors = graph[node]
 # 遍历当前节点的所有邻居
 for n in neighbors.keys():
  # 计算经过当前节点到达相邻结点的开销,即当前节点的开销加上当前节点到相邻节点的开销
  new_cost = cost + neighbors[n]
  # 如果经当前节点前往该邻居更近,就更新该邻居的开销
  if new_cost < costs[n]:
  costs[n] = new_cost
  #同时将该邻居的父节点设置为当前节点
  parents[n] = node
 # 将当前节点标记为处理过
 processed.append(node)
 # 找出接下来要处理的节点,并循环
 node = find_lowest_cost_node(costs)
 # 循环完毕说明所有节点都已经处理完毕
 shortest_path = find_shortest_path()
 shortest_path.reverse()
 print(shortest_path)
# 测试
dijkstra()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

相关文章

讲解Python中的标识运算符

讲解Python中的标识运算符

 下表列出了所有Python语言支持的标识运算符。 示例: 试试下面的例子就明白了所有Python编程语言提供的标识运算符: #!/usr/bin/python a =...

Python实现短网址ShortUrl的Hash运算实例讲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短网址ShortUrl的Hash运算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shorturl实现常见的做法都是将原始Url存储到数据库,由数据库返回一个对应...

Python英文文本分词(无空格)模块wordninja的使用实例

在NLP中,数据清洗与分词往往是很多工作开始的第一步,大多数工作中只有中文语料数据需要进行分词,现有的分词工具也已经有了很多了,这里就不再多介绍了。英文语料由于其本身存在空格符所以无需跟...

在Python中操作字符串之startswith()方法的使用

 startswith()方法检查字符串是否以str开始,任选限制匹配与给定索引的开始和结束。 语法 以下是startswith()方法的语法: str.startswit...

python按照多个条件排序的方法

对tuple进行排序,先按照第一个元素升序,如果第一个元素相同,再按照第二个元素降序排列。 L = [(12, 12), (34, 13), (32, 15), (1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