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解python装饰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yipeiwu_com6年前Python基础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简单了解python装饰器原理及使用方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如果你接触 Python 有一段时间了的话,想必你对 @ 符号一定不陌生了,没错 @ 符号就是装饰器的语法糖。

装饰器的使用方法很固定:

先定义一个装饰函数(帽子)(也可以用类、偏函数实现)

再定义你的业务函数、或者类(人)最后把这顶帽子带在这个人头上

Python装饰器就是用于拓展原来函数功能的一种函数,目的是在不改变原函数名(或类名)的情况下,给函数增加新的功能。

这个函数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返回值也是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是内嵌“原“”函数的函数。

# 有两个已经实现的方法
def f1():
  print("正常流程1")
def f2():
  print("正常流程2")

# 一、需求 我们在每个方法内部加入一个需求
# 定义了一个函数f3,它的参数是一个函数,然后给这个函数嵌入print("需求")。但是想要拓展这一千万个函数功能,
# 就是要执行一千万次f3()函数,所以这样并不理想!接下来,我们可以试着用装饰器来实现,先看看装饰器最原始的面貌。
def f3():
  print("需求")

def f1():
  f3()
  print("正常流程1")

def f2():
  f3()
  print("正常流程2")
# 二、需求 我们现在不需要之前的那个需求了 需要删除f3()

def f1():
  print("正常流程1")

def f2():
  print("正常流程2")

# 根据 python开放-封闭的原则,有些时候核心代码并不可以直接去改,所以在不改动原代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再定义一个函数
# 这里的f3函数就是最原始的装饰器,它的参数是一个函数,然后返回值也是一个函数。
#
# 其中作为参数的这个函数f1()就在返回函数f4()的内部执行。然后在函数f1()前面加上@f3,
#
# f1()函数就相当于注入增加“需求”功能,现在只要调用f1(),它就已经变身为增加“需求”的函数了,
# (不需要重复执行原函数)。
def f3(fn):
  def f4():
    print("需求")
   fn()
  return f4

@f3
def f1():
  print("正常流程1")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

相关文章

Python单链表的简单实现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单链表的简单实现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方法如下: 通常来说,要定义一个单链表,首先定义链表元素:Element.它包含3个字段: list:标识自己属...

Python中利用Scipy包的SIFT方法进行图片识别的实例教程

Python中利用Scipy包的SIFT方法进行图片识别的实例教程

scipy scipy包包含致力于科学计算中常见问题的各个工具箱。它的不同子模块相应于不同的应用。像插值,积分,优化,图像处理,,特殊函数等等。 scipy可以与其它标准科学计算程序库进...

在Python中给Nan值更改为0的方法

如下所示: import pandas as pd df1 = pd.DataFrame([{'col1':'a', 'col2':1}, {'col1':'b', 'col2':2...

Python实现的使用telnet登陆聊天室实例

Python实现的使用telnet登陆聊天室实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的使用telnet登陆聊天室。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前久在家学习Python的时候写的一个简单的聊天室,可以使用telnet来登陆。 遗憾的是现...

布同自制Python函数帮助查询小工具

比如在学习list、tuple、dict、str、os、sys等模组的时候,利用Python的自带文档可以很快速的全面的学到那些处理的函数。所以这个自带文档功能能够给出学者带来很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