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reduce()函数的用法小结

yipeiwu_com6年前Python基础

reduce()函数也是Python内置的一个高阶函数。

reduce()

格式:

reduce (func, seq[, init()])

reduce()函数即为化简函数,它的执行过程为:每一次迭代,都将上一次的迭代结果(注:第一次为init元素,如果没有指定init则为seq的第一个元素)与下一个元素一同传入二元func函数中去执行。在reduce()函数中,init是可选的,如果指定,则作为第一次迭代的第一个元素使用,如果没有指定,就取seq中的第一个元素。
reduce()函数的执行过程如下图所示:

从reduce函数的执行过程,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求一个数的阶乘,而Python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求阶乘的内置函数,正好我们就拿这个例子来说明reduce函数吧。

#未指定init的情况
>>> n = 6
>>> print reduce(lambda x, y: x * y, range(1, n))
120

上面的例子中range(1,6)函数生成的是一个[1, 2, 3, 4, 5]这样的列表,这里我们给它个名叫seq1吧,reduce()函数执行时,由于没有指定init参数,所以将取seq1中的第一个元素1,作为第一个元素,由于前面的lambda有2个变量,所以需要两个实参,于是就取seq1中的第2个元素2,与第一个元素1一起传入lambda中去执行,并将返回结果2,并同下一个元素3再一起传入lambda中执行,再次返回的结果,作为下一次执行的第一个元素,依次类推,就得出结果5! = 120。
如果我们希望得到阶乘的结果再多增加几倍,可以启用init这个可选项。如:

>>> print reduce(lambda x, y: x * y, range(1, n),2)
240

这个时候,就会将init作为第一个元素,和seq1中的第一个元素1一起传入lambda函数中去执行,返回结果再作为下一次的第一个元素。

下面给出的例子更简单一些,大家可以看下

reduce()函数接收的参数和 map()类似,一个函数 f,一个list,但行为和 map()不同,reduce()传入的函数 f 必须接收两个参数,reduce()对list的每个元素反复调用函数f,并返回最终结果值。

例如,编写一个f函数,接收x和y,返回x和y的和:

def f(x, y):
 return x + y

调用 reduce(f, [1, 3, 5, 7, 9])时,reduce函数将做如下计算:

先计算头两个元素:f(1, 3),结果为4;
再把结果和第3个元素计算:f(4, 5),结果为9;
再把结果和第4个元素计算:f(9, 7),结果为16;
再把结果和第5个元素计算:f(16, 9),结果为25;
由于没有更多的元素了,计算结束,返回结果25。

上述计算实际上是对 list 的所有元素求和。虽然Python内置了求和函数sum(),但是,利用reduce()求和也很简单。

reduce()还可以接收第3个可选参数,作为计算的初始值。如果把初始值设为100,计算:

reduce(f, [1, 3, 5, 7, 9], 100)

结果将变为125,因为第一轮计算是:

计算初始值和第一个元素:f(100, 1),结果为101。

相关文章

python调用短信猫控件实现发短信功能实例

python调用短信猫控件实现发短信功能实例代码如下所示: #! /usr/bin/env python #coding=gbk import sys import win32com...

python使用append合并两个数组的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使用append合并两个数组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lista = [1,2,3] listb = [4,5,6] mergedlist...

Python元字符的用法实例解析

反斜杠的作用: 要想将一个元字符^当一个普通字符处理,加反斜杠 例如: >>>import re >>>r=r'\^abc' >&g...

tensorflow tf.train.batch之数据批量读取方式

在进行大量数据训练神经网络的时候,可能需要批量读取数据。于是参考了这篇文章的代码,结果发现数据一直批量循环输出,不会在数据的末尾自动停止。 然后发现这篇博文说slice_input_pr...

Python脚本在Appium库上对移动应用实现自动化测试

 采用Appium进行自动化的功能性测试最酷的一点是,你可以使用具有最适合你的测试工具的任何一门语言来写你的测试代码。大家选择最多的一个测试编程语言就是Python。 使用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