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探索性数据分析(功能式)

yipeiwu_com5年前Python基础

这里有一些技巧来处理日志文件提取。假设我们正在查看一些Enterprise Splunk提取。我们可以用Splunk来探索数据。或者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提取并在Python中摆弄这些数据。

在Python中运行不同的实验似乎比试图在Splunk中进行这种探索性的操作更有效。主要是因为我们可以无所限制地对数据做任何事。我们可以在一个地方创建非常复杂的统计模型。

理论上,我们可以在Splunk中做很多的探索。它有各种报告和分析功能。

但是...

使用Splunk需要假设我们知道我们正在寻找什么。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知道我们在寻找什么:我们正在探索。可能会有一些迹象表明,一些RESTful API处理速度很慢,但还不止于此。我们如何继续?

第一步是获取CSV格式的原始数据。怎么办?

读取原始数据

我们将首先用一些附加函数来包装一个CSV.DictReader对象。

面向对象的纯粹主义者会反对这个策略。 “为什么不扩展DictReader?”他们问。我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我倾向于函数式编程和组件的正交性。对于一个纯粹的面向对象的方法,我们不得不使用更复杂的混合来实现这一点。

我们处理日志的一般框架是这样的。

with open("somefile.csv")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这使我们可以读取CSV格式的Splunk提取物。我们可以迭代阅读器中的行。这是诀窍#1。这不是 非常 棘手,但我喜欢它。

with open("somefile.csv")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for row in rdr:
print( "{host} {ResponseTime} {source} {Service}".format_map(row) )

我们可以 - 在一定程度上 - 以有用的格式报告原始数据。如果我们想粉饰一下输出,我们可以改变格式字符串。那就可能是“{主机:30s} {回复时间:8s} {来源:s}”或类似的东西。

过滤

常见的情况是我们提取了太多,但其实只需要看一个子集。我们可以更改Splunk过滤器,但是,在完成我们的探索之前,过量使用过滤器令人讨厌。在Python中过滤要容易得多。一旦我们了解到需要什么,就可以在Splunk中完成。

with open("somefile.csv")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rdr_perf_log = (row for row in rdr if row['source'] == 'perf_log')
for row in rdr_perf_log:
print( "{host} {ResponseTime} {Service}".format_map(row) )

我们已经加入了一个生成器表达式来过滤源行,能够处理一个有意义的子集。

投影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会添加额外的源数据列,这些列我们并不想使用。所以将通过对每一行进行投影来消除这些数据。

原则上,Splunk从不产生空列。但是,RESTful API日志可能会导致数据集中包含大量列标题,这些列标题是基于请求URI一部分的代理键。这些列将包含来自使用该代理键的一个请求的一行数据。对于其他行,在这一列中没有任何用处。所以要删除这些空列。

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生成器表达式来做到这一点,但是它会变得有点长。生成器函数更容易阅读.

def project(reader):
for row in reader:
yield {k:v for k,v in row.items() if v}

我们已经从原始阅读器中的一部分项目构建了一个新的行字典。我们可以使用它来包装我们的过滤器的输出。

with open("somefile.csv")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rdr_perf_log = (row for row in rdr if row['source'] == 'perf_log')
for row in project(rdr_perf_log):
print( "{host} {ResponseTime} {Service}".format_map(row) )

这将减少在for语句内部可见的未使用的列。

符号更改

row['source']符号会变得比较笨重。使用types.SimpleNamespace比用字典 更好。这使得我们可以使用row.source。

这是一个很酷的技巧来创造更有用的东西。

rdr_ns= (types.SimpleNamespace(**row) forrowinreader)

我们可以将其折叠成这样的步骤序列。

with open("somefile.csv")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rdr_perf_log = (row for row in rdr if row['source'] == 'perf_log')
rdr_proj = project(rdr_perf_log)
rdr_ns = (types.SimpleNamespace(**row) for row in rdr_proj)
for row in rdr_ns:
print( "{host} {ResponseTime} {Service}".format_map(vars(row)) )

请注意我们对format_map()方法的小改动。从SimpleNamespace的属性中,我们添加了vars()函数来提取字典 。

我们可以用其他函数把它写成一个函数来保留句法对称性。

def ns_reader(reader):
return (types.SimpleNamespace(**row) for row in reader)

的确,我们可以把它写成一个像函数一样使用的lambda结构

ns_reader = lambda reader: (types.SimpleNamespace(**row) for row in reader)

虽然ns_reader()函数和ns_reader()lambda的使用方式相同,但为lambda编写文档字符串和doctest单元测试稍微困难一些。出于这个原因,应该避免使用lambda结构。

我们可以使用map(lambda row:types.SimpleNamespace(** row),reader)。有些人喜欢这个发生器表达式。

我们可以用一个适当的for语句和一个内部的yield语句,但是从一个小的东西里写大的语句似乎没有什么好处。

我们有很多选择,因为Python提供了如此多的函数式编程功能。虽然我们不会经常把Python视作一种功能性语言。但我们有多种方法来处理简单的映射。

映射:转换和派生数据

我们经常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数据转换列表。此外,我们将有一个衍生的数据项目越来越多的列表。衍生项目将是动态的,并基于我们正在测试的不同假设。每当我们有一个实验或问题,我们可能会改变派生的数据。

这些步骤中的每一个:过滤,投影,转换和派生都是map-reduce管道的“map”部分的阶段。我们可以创建一些较小的函数,并将其应用于map()。因为我们正在更新一个有状态的对象,所以我们不能使用一般的map()函数。如果我们想实现一个更纯粹的函数式编程风格,我们将使用一个不可变的namedtuple而不是一个可变的SimpleNamespace。

def convert(reader):
for row in reader:
row._time = datetime.datetime.strptime(row.Time, "%Y-%m-%dT%H:%M:%S.%F%Z")
row.response_time = float(row.ResponseTime)
yield row

在我们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将调整这个转换函数的主体。也许我们将从一些最小的转换和派生开始。我们将用一些“这些是正确的?”的问题来继续探索。当我们发现不工作时,我们会从中取出一些。

我们的整体处理过程如下所示:

with open("somefile.csv")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rdr_perf_log = (row for row in rdr if row['source'] == 'perf_log')
rdr_proj = project(rdr_perf_log)
rdr_ns = (types.SimpleNamespace(**row) for row in rdr_proj)
rdr_converted = convert(rdr_ns)
for row in rdr_converted:
row.start_time = row._time - datetime.timedelta(seconds=row.response_time)
row.service = some_mapping(row.Service)
print( "{host:30s} {start_time:%H:%M:%S} {response_time:6.3f} {service}".format_map(vars(row)) )

请注意语句主体的变化。convert()函数产生我们确定的值。我们已经在for循环中添加了一些额外的变量,我们不能100%确定。在更新convert()函数之前,我们会看看它们是否有用(甚至是正确的)。

减量

在减量方面,我们可以采取稍微不同的加工方式。我们需要重构我们之前的例子,并把它变成一个生成器函数。

def converted_log(some_file):
with open(some_file) as source:
rdr = csv.DictReader(source)
rdr_perf_log = (row for row in rdr if row['source'] == 'perf_log')
rdr_proj = project(rdr_perf_log)
rdr_ns = (types.SimpleNamespace(**row) for row in rdr_proj)
rdr_converted = convert(rdr_ns)
for row in rdr_converted:
row.start_time = row._time - datetime.timedelta(seconds=row.response_time)
row.service = some_mapping(row.Service)
yield row

接着用一个yield代替了print()。

这是重构的另一部分。

for row in converted_log("somefile.csv"):
print( "{host:30s} {start_time:%H:%M:%S} {response_time:6.3f} {service}".format_map(vars(row)) )

理想情况下,我们所有的编程都是这样的。我们使用生成器函数来生成数据。数据的最终显示保持完全分离。这使我们可以更自由地重构和改变处理。

现在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例如将行收集到Counter()对象中,或者可能计算一些统计信息。我们可以使用defaultdict(list)按服务对行进行分组。

by_service= defaultdict(list)
for row in converted_log("somefile.csv"):
by_service[row.service] = row.response_time
for svc in sorted(by_service):
m = statistics.mean( by_service[svc] )
print( "{svc:15s} {m:.2f}".format_map(vars()) )

我们决定在这里创建具体的列表对象。我们可以使用itertools按服务分组响应时间。它看起来像是正确的函数式编程,但是这种实施在Pythonic函数式编程形式中指出了一些限制。要么我们必须对数据进行排序(创建列表对象),要么在分组数据时创建列表。为了做好几个不同的统计,通过创建具体的列表来分组数据通常更容易。

我们现在正在做两件事情,而不是简单地打印行对象。

创建一些局部变量,如svc和m。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添加变化或其他措施。

使用没有参数的vars()函数,它会从局部变量中创建一个字典。

这个使用vars()而没有参数的行为就像locals()一样是一个方便的技巧。它允许我们简单地创建我们想要的任何局部变量,并将它们包含在格式化输出中。我们可以侵入我们认为可能相关的各种统计方法中。

既然我们的基本处理循环是针对converted_log(“somefile.csv”)中的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易于修改的脚本探索很多处理选择。我们可以探索一些假设来确定为什么某些RESTful API处理速度慢,而其他处理速度则很快。

总结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Python中的探索性数据分析(功能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的支持!

相关文章

Python登录系统界面实现详解

Python登录系统界面实现详解

导言篇 我的python环境是:python3.6.5 这里我选择的GUI编程包是:tkinter tkinker在python2.5以后就是自带包了,所以我们不需要另外安装 tkin...

深入理解Python3中的http.client模块

http 模块简介 Python3 中的 http 包中含有几个用来开发 HTTP 协议的模块。 http.client 是一个底层的 HTTP 协议客户端,被更高层的 urlli...

Python中shutil模块的学习笔记教程

介绍 shutil 名字来源于 shell utilities,有学习或了解过Linux的人应该都对 shell 不陌生,可以借此来记忆模块的名称。该模块拥有许多文件(夹)操作的功能,包...

django 多数据库配置教程

在django项目中, 一个工程中存在多个APP应用很常见. 有时候希望不同的APP连接不同的数据库,这个时候需要建立多个数据库连接。 1. 修改项目的 settings 配置 在 s...

Django 导出项目依赖库到 requirements.txt过程解析

虚拟环境: 使用 pip freeze pip freeze > requirements.txt # 这种方式推荐配合 virtualenv ,否则会把整个环境中的包都列...